找到相关内容42541篇,用时18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西藏传本摄大乘论(初分)

    说所知相为第二分,其余为第三分。初二分篇幅相当,末分则倍之也。此中虽有大分,然无品名。  今出初分,仿直译之例,凡可以存原文面目处皆存之。如用字,则求其前后一律。如句读章段,则求与原文区画相当。至与...

    吕澂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410471716.html
  • 西藏传本摄大乘论

    为第一分,说所知相为第二分,其余为第  三分。初二分篇幅相当,末分则倍之也。此中虽有大分,然  无品名。  今出初分,仿直译之例,凡可以存原文面目处皆存之。  如用字,则求其前后一律。如句读章段,则求...

    吕澂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410471717.html
  • 淨因法師:和諧社會,從心開始

    烦恼也随之而来;人们陷入痛苦、烦恼的程度与心受染污的程度有直接的关系。以水为例,我们的心如同水,水有净水和污水之分,心则有真心与妄心之别。如果把一粒普通的石子放于纯净的水中,我们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它的...

    淨因 ( 香港大学佛学研究中心)

    |世界佛教论坛论文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063673201.html
  • 明代女性之观音画研究

    成为下层社会?常见的宗教书籍。形成具有特色的民间宗教思想体系。透过这些宝卷数据,可以推知当时基层社会的共同理想与愿望,及其内在的心灵意识。(第四章第一节)在宝卷中常有一脉相传阴性神格的延续与崇拜,尤其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12673387.html
  • 周叔迦:杌人集(1)

    云:“乃令法汰诣扬洲,曰:彼多君子,好尚风流。法和人蜀,山水可以安闲。”   初晋元熙中,新丰沙门智猛策杖西行。《高僧传·智猛传》云:“猛以秦弘始六年甲辰发迹长安。”当晋元兴三年,今作“元熙”者误...

    周叔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15473408.html
  • 大陆近二十年关于“人间佛教”的研究及有关理论问题的思考

    的发展道路,包括六十年代以来“港台兴起的新型佛教团体和佛教文化事业”,实质都处于太虚所倡导的“人间佛教”的深刻影响之下,因此,“太虚以后的中国佛教可以说正是一步步逐渐走上了‘人间佛教’的道路。”[23...人间佛教”问题的一些理论思考   上文关于大陆“人间佛教”研究情况的叙述虽然可以肯定并不完整,但盖亦基本可见一般研究所涉及的主要问题及其研究的广度与深度。基本研究态势表明,无论是佛教界还是学术界,对于“...

    董平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9222173504.html
  • 弘扬佛教优良传统 共创和谐新世界

    国家。对佛教来说,佛、法、僧三宝使人们取得智慧、证得菩提、获得解脱,因此,三宝之恩不可不报。从以上可以看出,佛教教导的报四重恩,是教育我们从内心深处建立感恩、报恩的观念,和善对待一切,与建设和谐社会是...

    李玉玲

    |弘扬佛教优良传统|共创和谐新世界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03873892.html
  • 东晋慧远法师《法性论》义学的还原

    〉: 意谓妙尽冥符,不可以定慧为名。 圣人玄心默照,理极同无。既曰为同,同无不极。何有同无之 极而有定慧之名。 此答第一问〈无知论〉之「寂照」为〈法性论〉之「定...

    赖鹏举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9383673948.html
  • 戒律与禅定

    戒律清净之四种要素(戒净四因)「根律仪」、「于食知量」、「初夜后夜觉寤瑜伽」、「正知而住」。职是之故,戒律与禅定之间的关系可以下图表示,并且将诸项目分节讨论于后。  三 、戒律仪  「声闻地」将「戒律...

    惠敏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9385273962.html
  • 包容,和谐,快乐

    ” 窥基作《弥勒上生经疏》,是感梦而造的。他在作疏期间,感得许多舍利。这位玄奘门下号称“百部疏主”的慈恩大师,他从弥勒信仰中,获得不可思议的瑞相感应,可以知其对弥勒信仰之深了。 另外,唐代著名诗人...

    潘建国

    |包容,和谐,快乐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9550174011.html